> 毕设源码 > “浪翻金锦犹余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浪翻金锦犹余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浪翻金锦犹余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浪翻金锦犹余丽”出自明代马文玉的《春日泛湖忆旧(四首)》。

“浪翻金锦犹余丽”全诗

《春日泛湖忆旧(四首)》

明代 马文玉

若个钗行忆昔招,曲池阡水渐萧萧。

浪翻金锦犹余丽,花落胭脂尚带娇。

绮席已更莲叶舸,彩绳又挂绿杨桥。

相逢此后欣非晚,荡桨从君不记朝。

《春日泛湖忆旧(四首)》马文玉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这首诗词《春日泛湖忆旧(四首)》是明代诗人马文玉创作的作品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春日泛湖忆旧(四首)

若个钗行忆昔招,

曲池阡水渐萧萧。

浪翻金锦犹余丽,

花落胭脂尚带娇。

绮席已更莲叶舸,

彩绳又挂绿杨桥。

相逢此后欣非晚,

荡桨从君不记朝。

诗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泛湖的景象,以及诗人在湖上的回忆和情感。

诗词的第一句描述了当年的美好时光,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相聚和欢乐。\"若个钗行忆昔招\"中的\"若个钗行\"意指曾经一起行走的伙伴,\"忆昔招\"表示回忆过去的招呼声。

第二句\"曲池阡水渐萧萧\"描绘了湖泊的景色。\"曲池\"指湖泊的曲折形状,\"阡水\"则指湖泊的水面。\"渐萧萧\"表示湖面上微风吹拂的声音。

第三句\"浪翻金锦犹余丽,花落胭脂尚带娇\"描绘了湖面上的波浪和花朵。\"浪翻金锦\"形容波浪翻滚的样子,\"犹余丽\"表示波浪的美丽景象仍然存在。\"花落胭脂\"意味着湖面上飘落的花瓣,\"尚带娇\"表示花瓣仍然保持着娇艳的颜色。

第四句\"绮席已更莲叶舸,彩绳又挂绿杨桥\"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。\"绮席已更莲叶舸\"表示过去用来铺设船底的华丽绮席已经更换成莲叶舟,蕴含着岁月的变迁。\"彩绳又挂绿杨桥\"则指彩色的绳子重新挂在绿杨桥上,也暗示着时光的轮回和人事的变迁。

最后两句\"相逢此后欣非晚,荡桨从君不记朝\"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。\"相逢此后欣非晚\"表示相逢的时刻虽然晚了,但仍然心怀喜悦。\"荡桨从君不记朝\"意味着诗人愿意与朋友一同划船,不计较时间的长短。

整首诗词以春日泛湖的景色为背景,通过描绘湖面的波浪、花朵和变迁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友谊的珍视。诗意深远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的变迁和情感的流转,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珍贵友谊的追逸和回忆。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,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温馨而深思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