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毕设源码 > “思陪篮舆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思陪篮舆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思陪篮舆尾”这句子,乍一听,是不是有点不知所云?其实这出自司马光的《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》,讲的是他想陪着朋友的篮舆(古代的一种轻便车)走,一起悠闲地登高望远。你可能会问,司马光不是那个写《资治通鉴》的大佬吗?没错,就是他!谁能想到,这位历史学家也有这么细腻的情感表达呢?其实,古代文人不仅爱写历史,还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悟。这不禁让人思考,现代人是不是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一些“思陪篮舆尾”的闲情逸致?毕竟,生活不只有忙碌和焦虑,还有和朋友一起“登临闲”的美好时刻。

“思陪篮舆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思陪篮舆尾”出自宋代司马光的《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》。

“思陪篮舆尾”全诗

《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》

宋代 司马光

秋潦收四野,晴云无一斑。

忽惊龙六缺,远见鸣皋山。

凉飚入毛发,颢气清心颜。

悠然念吾友,逍遥城阙间。

思陪篮舆尾,共此登临闲。

作者简介(司马光)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