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怎么做分录
成本会计分录是会计记录企业成本发生和结转的重要手段,以下是成本会计分录的基本步骤和示例:
成本会计分录的基本步骤
1. 确定成本类型 :识别与生产相关的费用,如原材料、人工成本、制造费用等。
2. 选择会计科目 :根据成本类型选择相应的会计科目,如原材料成本选择“原材料”科目,人工成本选择“应付职工薪酬”科目,制造费用选择“制造费用”科目。
3. 确定借贷方向 :一般情况下,成本发生时会增加相应的成本科目,因此成本的借方金额通常大于贷方金额。
4. 填写金额 :根据成本的金额,将成本金额填写在相应的科目借贷方。
5. 录入会计系统 :将成本的分录录入到会计系统中,以便进行后续的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。
成本会计分录示例
材料采购
```借:原材料/库存商品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贷:库存现金/银行存款/应付账款```
材料领用
```借:生产成本贷:原材料```
计提工资
```借:生产成本/制造费用贷:应付职工薪酬—工资```
制造费用结转
```借:生产成本—产品贷:制造费用```
销售收入
```借:库存现金/银行存款/应收账款贷: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```
结转完工产品成本
```借:库存商品——产成品(所生产的产品)贷:生产成本```
结转利润
```借:本年利润贷:主营业务成本```
以上分录示例涵盖了成本核算的主要环节,实际应用中可能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和会计政策有所不同。会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录处理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成本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成本?
成本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如何确定?
如何根据成本金额填写会计分录?